·历届领导
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在有机溶剂中各类化学键键能的方法学和实验测定、自由基稳定性理论、一氧化氮(NO)转移的热力学驱动力和机理、NADH辅酶模型反应机理、负氢热力学、叶立德(Ylide)稳定性的统一标度和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工作。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4月至2008年4月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期间兼任核聚变中心主任。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 1989年获得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日本东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1989——1992年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历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所长,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中科院院长助理兼中科院光电集团筹备组组长,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院长。 2010年01月-2006年09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任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院长、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09月-2015年11月,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期间兼任核聚变中心主任。
管理学博士,研究员。2016年8月到2023年4月担任科学技术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国家科委、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驻挪威使馆、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工作。2003年起带领中方团队加入ITER计划谈判并于2008年组建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组织开展ITER计划国内项目的管理与执行工作。2008年起,担任ITER组织理事会成员,历任ITER理事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席、ITER理事会副主席、主席。
1966年生,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1998年至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工作。2009年至2014年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工作,历任综合处处长、副主任。
管理学硕士,工学博士。长期从事国际科技合作管理工作,于2015年至2018年在核聚变中心工作,担任中心副主任。
理学博士,研究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学者(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2015年1月到2019年7月,担任科学技术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参加ITER计划和中国核聚变技术研发相关的组织协调、战略研究及项目管理,并致力于推动核聚变能源发展。曾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国家遥感中心工作。曾长期在科技部从事卫星导航、空间探测、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工程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的谈判、组织与实施,以及相关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工作
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2022年11月到2024年2月担任科学技术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曾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工作,期间在河北魏县挂职担任副县长一年。先后从事对美大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相关政策拟定和组织实施,积极推动落实牵头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相关工作。现主要负责中国参与ITER计划和国内核聚变技术研发相关的组织协调、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等工作。